胶州图书馆线上系列课程:天下第一行书《兰亭序》(二)
兰亭序
行书,是一种书法统称,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。它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,是介于楷书、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,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。"行"是"行走"的意思,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,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。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。楷法多于草法的叫"行楷",草法多于楷法的叫"行草"。
兰亭序是中国晋代(公元353年),书圣王羲之在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所书 ,也称《兰亭集序》、《临河序》、《禊帖》、《三月三日兰亭诗序》等,28行,324字。真迹殉葬昭陵,有摹本、临本传世,以"神龙本"最佳。